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一节重要内容,属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范畴。通过学习“9加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十进制加法的基本原理,并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计算奠定基础。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运算,对数字和简单的加法已有初步认识,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应用及其意义。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计数棒或小方块若干
- 彩色卡片(写有数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有趣的图片,请看大屏幕。(展示超市购物的情境图)
问题:如果小明买了9个苹果,又买了几个梨子后总共有15个水果,那么他买了多少个梨子呢?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从而自然过渡到“9加几”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 动手操作:
- 分发计数棒或小方块给每位同学。
- 要求学生先拿出9根计数棒,然后逐步增加直到总数达到15,记录下每次增加的数量。
2. 讨论交流:
- 小组内分享各自的操作过程,总结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 教师总结并板书“凑十法”,即先补足10再加余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 游戏环节:“找朋友”——将写有数字的彩色卡片随机分发给学生,要求找到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5的同学组成一对。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凑十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
9加几
凑十法示例:
9 + 6 = 15
步骤:
1. 补足10:9 + 1 = 10
2. 加剩余部分:10 + 5 = 15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还需注意个别差异,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9加几设计教案》的内容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