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项羽

2025-06-30 04:20:16

问题描述: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项羽,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4:20:16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汉军重重包围、四面楚歌的绝境中所作的一首悲壮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项羽在失败面前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与悲凉。作为一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垓下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简洁的语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白话翻译

我曾以无双的力气举起高山,气势足以压倒天下英雄。

可是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不再奔驰。

乌骓马不再奔驰又能怎么办呢?

虞姬啊虞姬,你又将如何是好?

三、赏析解读

《垓下歌》虽仅有四句,却字字铿锵,情感浓烈。它不仅是项羽对自身命运的感叹,更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绝望。

1. “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一句描绘了项羽当年的英勇气概。他以一己之力能撼动山岳,其威势足以震慑四方。这是他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是对自己曾经辉煌战绩的回顾。

2. “时不利兮骓不逝”

然而,英雄也有失意之时。项羽意识到自己虽然强大,但天时已变,形势已不可逆转。他的坐骑“骓”不再奔跑,象征着力量的丧失与命运的转折。

3. “骓不逝兮可奈何”

此句流露出项羽内心的无助与挣扎。他虽为霸王,但在命运面前也显得无力回天。这种英雄末路的悲怆感跃然纸上。

4. “虞兮虞兮奈若何”

最后一句是对爱妃虞姬的深情呼唤。项羽在生死关头仍不忘情,表现出他刚中有柔、铁血中有柔情的一面。这一声叹息,也成为千古绝唱,令人动容。

四、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

《垓下歌》创作于公元前202年,当时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四面楚歌,军心涣散,项羽陷入绝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爱情的深切感慨。

从文学角度来看,《垓下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不仅是项羽个人命运的写照,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英雄悲剧的深刻思考。后世许多诗人、文人都以此为题材进行再创作,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便是对项羽精神的继承与赞美。

五、结语

《垓下歌》是一首英雄末路的悲歌,更是一曲人性深处的呐喊。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洪流中,即便是最强者,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然而,正是这种悲壮与无奈,让项羽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这首诗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无论是读诗还是品人,《垓下歌》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英雄之气与儿女柔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