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鄂州》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年代的感慨。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原文: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暮潮声。
翻译:
云雾散去,远远望见汉阳城,仍需一天的行程才能抵达。
商旅白天安睡,知道风平浪静;船夫夜晚交谈,察觉潮水渐涨。
在三湘之地,两鬓斑白,面对秋天的景色倍感愁绪;
千里之外的归乡之心,在明亮的月光下更加清晰。
昔日的产业早已随着战争毁于一旦,更难忍受江边傍晚的潮声阵阵。
赏析:
《晚次鄂州》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写的是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全诗以“晚次”为题,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疲惫与思乡之情。
首联“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描绘了诗人远望汉阳城的情景,虽已见到目的地,但仍有漫长的路途,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通过对商旅与船夫的描写,侧面反映出旅途的平静与自然的变化,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颈联“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将诗人内心的愁绪推向高潮。三湘之地,秋意萧瑟,鬓发斑白,更添人生迟暮之感;而万里归心,则是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月光下的归途显得格外漫长而遥远。
尾联“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暮潮声”,则点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破坏,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悲愤。末句“更堪江上暮潮声”更是以景结情,用江潮之声渲染出一种苍凉、沉重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晚次鄂州》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幅描绘战乱时代人民生活的真实画卷。它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唐诗中不可多得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