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已成为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推动本村环境卫生的持续改善,营造整洁、优美、宜居的乡村环境,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村农村环境整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以“清洁、整齐、有序”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因地制宜、长效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村庄环境质量。
二、整治目标
1. 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无垃圾堆积;
2. 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现象;
3. 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及时;
4. 水体清澈、无漂浮物;
5.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三、主要任务
1. 垃圾治理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制度,设立定点垃圾投放点,定期清运垃圾,防止垃圾随意堆放。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2. 污水治理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村内排水系统进行排查和整治,确保污水不乱排、不污染水源。
3. 厕所革命
加大对农村卫生厕所的改造力度,逐步实现户用卫生厕所全覆盖,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4. 绿化美化
结合村庄实际,开展绿化植树活动,打造绿色庭院、绿色道路,提升村庄整体美观度。
5. 环境整治常态化
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成立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环境监督小组,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实施步骤
1. 宣传发动阶段(第1-2周)
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提高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 集中整治阶段(第3-6周)
组织村民开展集中清扫、清理杂草、疏通沟渠等活动,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
3. 巩固提升阶段(第7-12周)
对整治成果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完善相关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村两委牵头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鼓励村民自筹部分资金,用于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3. 强化监督考核
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实行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村民给予表彰,对不配合的进行批评教育。
六、结语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村上下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希望通过本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我村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