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寺纪游》是一篇描写作者游览极乐寺所见所感的散文,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环境、景色以及作者在其中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对自然与禅意的向往。
一、原文
余尝游于极乐寺,其地幽静,林木葱茏,钟声悠远,令人神清气爽。寺中古柏参天,香火缭绕,僧人诵经之声不绝于耳。余徘徊其间,心旷神怡,遂作此记。
寺前有池,水清如镜,映日生辉。池边柳条轻拂水面,风过处,涟漪荡漾,宛如画中。寺后有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登高望远,心随景动,尘虑尽消。
余坐于廊下,观鸟飞云散,听风吟松涛,一时之间,万念俱寂。忽觉身在尘世之外,心归佛门之中。此情此景,非言语所能尽述。
二、注释
- 尝:曾经。
- 幽静:安静而清幽。
- 林木葱茏:树木茂盛。
- 钟声悠远:寺庙中的钟声悠长深远。
- 神清气爽:精神清爽,心情愉快。
- 古柏参天:古老的柏树高耸入云。
- 香火缭绕:香火不断,烟雾弥漫。
- 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僧人诵读经文的声音不断传来。
- 徘徊:来回走动,表示留恋。
-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情绪愉快。
- 池:寺庙前的水池。
- 水清如镜:水非常清澈,像镜子一样。
- 映日生辉: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 柳条轻拂水面:柳枝轻轻摇曳,拂过水面。
- 涟漪荡漾:水波一圈圈扩散。
- 峰峦叠嶂:山峰层层叠叠。
- 云雾缭绕:山间有云雾环绕。
- 若隐若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 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 万念俱寂:各种念头都平静下来。
- 尘虑尽消:世俗的烦恼全部消失。
- 非言语所能尽述:不是用语言可以完全表达的。
三、翻译
我曾经游览过极乐寺,那里环境幽静,树木茂盛,钟声悠远,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寺庙中有高大的古柏,香火不断,僧人们诵经的声音不绝于耳。我在那里徘徊,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写下这篇游记。
寺庙前面有一个水池,水非常清澈,像镜子一样,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池边的柳枝轻轻拂过水面,风吹过时,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就像一幅画。寺庙后面有一座山,山峰层叠,云雾缭绕,若隐若现。我登上高处远望,心中随着景色起伏,世俗的烦恼也随之消散。
我坐在廊下,看着鸟儿飞翔,看着云朵飘散,听着风吹松林的声音,那一刻,心中所有的杂念都平静下来。忽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心灵回归到了佛门之中。这种感受,不是用语言可以完全表达出来的。
四、赏析
《极乐寺纪游》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极乐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内心的意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与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文中“心旷神怡”、“万念俱寂”等语句,体现了作者在自然与宗教环境中获得的精神慰藉。文章虽短,但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哲理性,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游记散文。
结语
《极乐寺纪游》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记录,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它引导读者在喧嚣世界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感受内心的平和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