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岳阳楼》是其晚年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诗篇之一,全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其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更是道尽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逐句翻译: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的壮阔,如今终于登上岳阳楼,亲眼目睹其景象。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洞庭湖将吴地和楚地分割开来,天地仿佛在湖面上浮动,气势磅礴。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人朋友没有一点音讯,年老体弱,只有孤零零的一叶小舟相伴。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战火仍在北方蔓延,我倚着栏杆,不禁泪流满面。
赏析与解读: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漂泊之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身体多病,生活困顿。他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思绪万千,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动荡、个人遭遇的深深忧虑。
“亲朋无一字”一句,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与亲友失联的痛苦。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一封书信都显得弥足珍贵,而如今连音讯都没有,更显凄凉。“老病有孤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境遇:年迈体衰,疾病缠身,唯有孤舟相伴,形影相吊。
后两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则是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直接体现。他虽身处一隅,却心系国家安危,看到战乱频仍,不禁悲从中来,泪水纵横。
总结: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不仅是杜甫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无数士人的共同遭遇。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坚守。杜甫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令人久久回味。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登高望远的描写,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