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为保障学校各类教学、生活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师生安全与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校舍、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办公用品、体育器材、网络系统及公共设施等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一、管理职责
1. 学校设立专门的后勤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应配合后勤部门,落实本部门所辖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责任。
3. 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设施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拆卸、改装或损坏设备。
二、设备分类与登记
1. 对全校设施设备进行统一分类,建立详细的台账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时间、存放位置、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2. 新购设备必须及时登记入账,并张贴标识,明确管理责任人。
3. 设备调拨、报废、维修等情况需及时更新台账,确保数据准确。
三、日常维护与检查
1. 后勤部门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巡查和维护,重点检查水电线路、消防设施、门窗玻璃、桌椅床铺等易损物品。
2. 每学期初和期末组织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安全隐患。
3. 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检修,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维修与报修流程
1. 师生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管理人员报告,填写《设备报修单》。
2. 后勤部门接到报修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安排维修,紧急情况优先处理。
3. 维修完成后,由使用人签字确认,维修记录存档备查。
五、使用与保管规范
1. 所有设备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或违规操作。
2. 设备使用结束后应按规定归位,保持整洁,避免丢失或损坏。
3. 重要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系统等应实行专人管理,使用前需登记备案。
六、安全与应急措施
1. 定期组织设施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针对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3.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处理。
七、奖惩机制
1. 对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与本制度相抵触。
通过建立健全的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