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水浒传》第四回,主要讲述了鲁达拳打镇关西、出家五台山、大闹五台山等情节。这一回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紧凑、人物鲜明,尤其是鲁达这个角色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一回中,鲁达原本是一个仗义疏财、豪爽正直的提辖官。他因见郑屠欺压金翠莲母女,一时怒火中烧,三拳打死了镇关西,由此走上了逃亡之路。这一行为看似冲动,实则体现了他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正义感。他的举动虽有违法之嫌,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也让人觉得情有可原。这反映出作者对民间正义的呼唤,以及对官场腐败的批判。
随后,鲁达被迫出家为僧,法号“智深”,入了五台山文殊院。然而,他本性难移,不守佛门清规,多次饮酒闹事,甚至在寺院中大闹一场,最终被逐出山门。这一段描写既展现了鲁达性格的率真与不羁,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渴望摆脱世俗纷扰,寻求心灵的清净;另一方面,他又无法真正适应那种压抑的生活方式。
通过鲁达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中许多好汉的共同命运——他们并非天生就走上反抗的道路,而是被现实所逼,被迫选择了一条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路。他们的行为虽然带有草莽气息,但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无奈与悲凉。
读完第四回,我深刻感受到,这部作品不仅仅是讲述英雄故事的史诗,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性善恶的文学巨著。鲁达的形象让我思考:在面对不公时,我们是否也能像他一样勇敢地站出来?而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又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总之,第四回虽然只是整部《水浒传》中的一个小章节,但它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的窗户,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