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鸽异》原文及译文】在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为《鸽异》的故事。此篇以奇幻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性、命运以及超自然力量的思考。
一、原文
有贾人者,行贾于外,途遇一老翁,问其何往。贾人曰:“吾将往某地贸易。”老翁笑曰:“汝若能得一白鸽,则可多得利。”贾人问:“何处可得?”老翁曰:“城南有古寺,中有白鸽,甚奇。”贾人遂往。
至寺,见殿前有白鸽二,羽毛洁白如雪,目如明珠。贾人欲取之,鸽不惊,反引其入殿。殿中空无一人,唯有一石台,上有古书一部,字迹模糊。贾人取书,鸽忽飞去。
归家后,贾人观书,书中皆为奇术,凡百事皆可通。贾人试之,果验。于是,财帛日增,名望渐起。然数年后,贾人忽病,梦中见白鸽飞来,语曰:“汝得书而忘本,终将失之。”
贾人惊醒,急寻书,却已不见。遂贫病交加,终死于路。
二、译文
有一位商人,外出经商,在途中遇到一位老者,询问他要去哪里。商人回答说:“我要去某个地方做生意。”老者笑着说:“如果你能得到一只白鸽,就能赚更多的钱。”商人问:“哪里可以找到?”老者说:“城南有一座古庙,里面有一只白鸽,非常神奇。”商人便前往寺庙。
到了寺庙,他看见殿前有两只白色的鸽子,羽毛洁白如雪,眼睛明亮如珍珠。商人想捉住它们,但鸽子并不害怕,反而引导他进入大殿。殿内空无一人,只有中央有一个石台,上面放着一部古书,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商人拿起了那本书,鸽子忽然飞走了。
回到家后,商人仔细阅读那本书,发现里面记载了许多奇异的法术,几乎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商人尝试了一些方法,果然有效。于是他的财富日益增多,名声也渐渐传开。然而几年后,商人突然生病,在梦中看到白鸽飞来,对他说:“你得到了书却忘记了根本,最终会失去它。”
商人惊醒后,急忙寻找那本书,却发现已经不见了。从此他贫困潦倒,疾病缠身,最终死在了路上。
三、赏析与感悟
《鸽异》虽短,却寓意深远。故事通过一个商人因偶然获得一本神秘书籍而发家致富,最终却因贪图利益、忘记初心而落得悲惨下场,揭示了“得而不守,终将失之”的道理。
蒲松龄以寓言的形式,批判了那些因一时之利而迷失本心的人。白鸽象征着智慧与启示,而商人则代表了贪婪与欲望。书中的“奇术”并非真正的福气,而是诱惑人心的陷阱。只有守住本心,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与安宁。
此外,《鸽异》也体现了《聊斋志异》一贯的风格——借鬼狐之事,讽喻人间百态,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