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吃饭不挑食】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挑食的危害,初步建立“不挑食”的健康饮食观念。
2. 通过故事、游戏和互动,引导幼儿认识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吃多种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实物:蔬菜、水果、肉类、谷物等常见食物
- 故事绘本《小熊不挑食》
- 小动物头饰(如小兔、小猫、小狗等)
- 简单的餐盘模型或图片
- 健康饮食儿歌音频或视频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挑食”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兔子为什么不吃胡萝卜呢?它是不是生病了?”
引导幼儿讨论,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故事《小熊不挑食》,内容大致如下:
小熊每天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有一天,它生病了,医生告诉它:“你太挑食了,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小熊听了很后悔,决定以后要多吃各种食物,变得更强壮。
3. 讨论与交流(5分钟)
教师提问:“小熊为什么会生病?”“我们能不能像小熊一样挑食?”“如果我们不吃蔬菜,会怎么样?”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吃饭时的经历。
4. 游戏活动:《我是小小营养师》(10分钟)
玩法:教师出示不同食物图片,幼儿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好处。
例如:
- “我爱吃苹果,因为它能帮助我们长得高。”
- “我喜欢吃青菜,因为它能让我们不生病。”
5. 健康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简单的儿歌《吃饭不挑食》:
> “吃饭不挑食,营养才全面,
> 蔬菜水果都爱吃,身体健康笑开颜。”
6. 情景模拟(5分钟)
教师扮演“餐厅服务员”,请幼儿扮演“小客人”,每人选择一份“餐盘”,并说出自己吃了哪些食物,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食物。
四、延伸活动:
- 家园共育:发放“健康饮食记录表”,让家长在家鼓励孩子不挑食,并记录孩子的饮食情况。
- 区角活动:在“小厨房”区域投放各种食物模型,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操作。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挑食的危害,增强了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简单易懂,符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
- 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避免批评或指责挑食行为。
- 对于特别挑食的幼儿,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避免造成心理压力。
温馨提示:
健康饮食从娃娃抓起,教师和家长应共同营造积极的饮食氛围,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吃饭不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