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七谏(middot及自悲》原文)】《七谏·自悲》是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所作的一篇赋体作品,属于《楚辞》体系中的重要篇章。全篇以抒发个人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忧愤情感为主,语言典雅,情感深沉,具有浓厚的楚地文化色彩。
以下是《七谏·自悲》的原文
七谏·自悲
曰:
悲哉!
世之多谗,人之多疑。
忠言逆耳,正道难施。
屈原放逐,贾谊谪迁。
贤者困厄,小人得志。
吾怀忠义,而遭诽谤。
心虽皎洁,志未明彰。
吾年少而志高,愿辅明君。
欲行仁义,以安黎民。
然时运不济,众口铄金。
谗臣当道,贤者无门。
独行其道,不与俗同。
遂遭贬斥,流落他乡。
思古人之高节,慕伯夷之清风。
愿效屈子之忠贞,不改其志。
然世路多艰,人心难测。
进退维谷,进退无依。
昔者伊尹,佐汤有功。
太公望,辅周兴邦。
皆因贤能,而致显达。
吾何人斯,而敢比之?
徒怀壮志,空负良时。
呜呼哀哉!
生不逢时,志不得伸。
愿托孤鸿,寄情山水。
隐居林泉,与世无争。
虽处穷困,心常自安。
嗟乎!
人生在世,若浮云之飘忽。
荣华易逝,富贵难久。
惟忠义可存,惟道德长留。
虽身陷囹圄,志不改也。
吾虽不才,心常向善。
愿后人知我之志,勿忘我之言。
虽死犹生,名垂青史。
此篇《七谏·自悲》通过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倾诉,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人格的坚守。文章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古朴,是研究汉代文学与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