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趣味(《葡萄月令》有感及作文1200字及高一读后感)】在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名为《葡萄月令》的文章,作者是汪曾祺。这篇文章看似普通,语言平实,却蕴含着深厚的生活哲理与独特的审美情趣。读完之后,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趣味,它不是来自于惊心动魄的情节,也不是来自华丽的辞藻,而是一种源于生活、贴近自然的宁静之美。
《葡萄月令》以一年四季为时间线索,详细描写了葡萄从发芽到结果的全过程。文章没有刻意渲染情感,也没有使用夸张的语言,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将葡萄生长的每一个阶段娓娓道来。比如春天的“抽条”,夏天的“开花”,秋天的“结果”,冬天的“修剪”,每一段都像是一幅工笔画,细腻而真实。这种写法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种菜时的样子,他总是默默地劳作,不求回报,只为了那一季的丰收。
文章中的语言朴素,但正是这种朴素,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本真。汪曾祺并没有用太多修饰词,而是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葡萄藤在阳光下舒展枝叶,听到风吹过叶子的声音,闻到果实成熟的香气。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
读《葡萄月令》,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对葡萄生长过程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追求效率与结果,忽略了过程中的美好。而汪曾祺却用他的笔触告诉我们:平凡的日子也可以充满趣味,只要我们愿意停下脚步,去观察、去感受。
文中提到,“葡萄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葡萄不仅仅是植物,它承载着农人的辛劳与希望,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期待。每一颗果实,都是时间与汗水的结晶。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此外,《葡萄月令》还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美并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充实与真实。就像葡萄,它没有艳丽的颜色,也没有奇特的形状,但它却能在四季轮回中不断成长,最终结出甜美的果实。这让我想到,人的一生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是一时的辉煌,而是持续的努力与坚持。
在写作上,这篇文章也给我带来了启发。汪曾祺的文风朴实无华,但却耐人寻味。他不追求标新立异,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这让我明白,好的文章不在于辞藻的堆砌,而在于思想的深度与情感的真实。
总的来说,《葡萄月令》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用最平凡的语言,讲述最真实的生活,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葡萄的生长规律,更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那就是在平凡中发现美,在简单中体会乐趣。
或许,这就是汪曾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点滴,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趣味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