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有哪几种工作方式】一、引言
在计算机系统中,外部设备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实现功能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许多微处理器都配备了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其中,Intel 8255A 是一款经典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广泛应用于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它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能够适应不同的输入输出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8255A的三种主要工作方式。
二、8255A的基本结构
8255A是一种具有三个8位并行端口(PA、PB、PC)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其内部包含一个控制寄存器,用于设置各个端口的工作方式。通过编程配置,可以将这些端口设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并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三、8255A的三种工作方式
1.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0是8255A最简单的一种工作模式,适用于一般的输入或输出操作。在此模式下,每个端口(PA、PB、PC)都可以被独立地设置为输入或输出。例如,PA可以作为输入端口读取外部信号,而PB则可以作为输出端口控制外部设备。PC端口通常用于状态信号的传递或简单的控制信号输出。
在方式0下,所有端口的I/O操作都是同步进行的,不需要额外的握手信号,因此适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1引入了选通机制,适用于需要与外设进行握手通信的应用场景。在这种模式下,端口A和端口B可以分别设置为输入或输出,而端口C则用于提供选通信号和状态信号。
例如,在方式1下,当端口A作为输入时,可以通过PC的某些位来控制数据的读取时机;当端口B作为输出时,也可以通过PC的某些位来确认数据是否已成功发送。这种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适用于需要可靠数据交换的场合。
3. 方式2:双向总线方式
方式2是8255A最具特色的一种工作模式,允许端口A同时作为输入和输出端口,实现双向数据传输。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双向通信的应用,如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或控制信号的交互。
在方式2下,端口A的高4位和低4位可以分别用作输入和输出,而端口C的某些位则用于提供选通信号和状态信号。这种方式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使得8255A能够胜任更复杂的任务。
四、总结
总的来说,Intel 8255A作为一种经典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通过其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能够满足各种输入输出需求。无论是简单的输入输出操作,还是需要握手通信的复杂任务,亦或是双向数据传输的应用,8255A都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尽管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较少使用该芯片,但其设计理念仍然对理解并行接口技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