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一、课文简介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收录在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文章通过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经历,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自然气息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生字词积累
1. 巢(cháo):鸟儿居住的地方。
2. 榕(róng):一种常绿乔木,树干粗壮,枝叶茂盛。
3. 颤动(chàn dòng):轻微地摇动。
4. 应和(yìng hè):声音、动作等相呼应。
5. 静寂(jìng jì):安静、寂静。
6. 画眉(huà méi):一种鸣声清脆的鸟类。
三、主要内容梳理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 第一次游览:作者傍晚时分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一棵大榕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但当时没有鸟儿,显得十分安静。
- 第二次游览:第二天清晨,作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儿,鸟鸣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形成了一个真正的“鸟的天堂”。
四、写作特点
1. 描写细腻:作者通过对榕树外形、颜色、姿态的细致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动静结合:文章前半部分写树的静谧,后半部分写鸟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感。
3. 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五、重点句子赏析
1.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树叶比作有生命的个体,表现出榕树的生机与活力。
2.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这句描写生动形象,展现了鸟儿从无声到喧闹的变化过程,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奇妙。
六、中心思想
《鸟的天堂》通过描写两度游览“鸟的天堂”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七、拓展思考
1. 你认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能成为鸟儿的乐园?
——因为这里有适合鸟类生存的环境,如充足的食物、安全的栖息地和良好的生态条件。
2. 如果你是那只在树上歌唱的小鸟,你会想对人类说什么?
——也许会说:“请不要打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自由地飞翔。”
八、课后练习建议
1. 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语句。
2. 模仿文中描写榕树或鸟儿的句子,写一段自己的观察日记。
3. 思考: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鸟的天堂”?
结语:
《鸟的天堂》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它让我们懂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片自然风景都值得珍惜。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关注自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