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故事《小眼睛大发现》x】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迎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课程活动——《小眼睛大发现》。这个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和思考,发现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充满趣味的事物。
课程开始时,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知识,而是先让孩子们围坐在地毯上,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窗外的声音。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小鸟的叽喳声、远处小朋友的欢笑声……这些声音被孩子们一一捕捉到,他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听觉发现”。
接着,老师拿出一个装满各种物品的神秘盒子,里面有小石头、树叶、羽毛、贝壳、纽扣等。孩子们轮流摸一摸、猜一猜,然后打开盒子,用“小眼睛”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有的孩子说:“这个贝壳像月亮一样圆!”有的孩子说:“这片叶子是绿色的,还有一点点黄色边。”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幼儿园的花园里。孩子们蹲下身子,仔细寻找地上的小蚂蚁、树上的小花、草丛里的小虫子。他们用放大镜观察花瓣的脉络,用手指轻轻触碰树叶的边缘,用鼻子闻一闻花朵的香味。
活动中,老师不断鼓励孩子们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它像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一位小朋友说:“我发现蚂蚁排着队走,好像在开会!”另一位小朋友则说:“树叶掉下来的时候,像在跳舞!”
课程的最后,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今天的“发现”:有的画下了自己看到的花朵,有的用黏土捏出了小石头的样子,还有的用语言描述了自己的观察过程。老师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墙上,成为班级的一道亮丽风景。
通过《小眼睛大发现》这节课程,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也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探索中感受到了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孩子心中的好奇之火。而《小眼睛大发现》,正是这样一场温暖又充满惊喜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