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译文】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是一篇以简练语言表达深刻哲理的短文。全文虽仅八十一字,却蕴含了作者对物质与精神、贫贱与富贵的独特见解。
原文如下: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多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多深,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灵异。
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但因为我的品德高尚而充满香气。
青苔爬上台阶,呈现出一片绿色;
草色映入帘内,显得格外清新。
和我谈笑的是博学的学者,来往的没有粗俗的人。
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文书让我身心疲惫。
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的扬雄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陋室铭》通过对比“山”“水”的自然景物,引出“陋室”的精神价值。刘禹锡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居陋室,但志趣高雅、品德高尚,丝毫不逊于那些豪华的居所。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意在表明真正的贤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成就一番事业。最后以孔子的名言收尾,进一步强调“德”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陋”的标准。
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刘禹锡豁达乐观、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