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记叙文阅读】冯骥才《苦夏》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5-07-25 05:24:06

问题描述:

【记叙文阅读】冯骥才《苦夏》阅读练习及答案,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5:24:06

【记叙文阅读】冯骥才《苦夏》阅读练习及答案】《苦夏》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与人们在酷暑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生命的深刻思考。本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味,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阅读材料。

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开头提到“苦夏”这个词,作者为什么用“苦”来形容夏天?

答:这里的“苦”并非单纯指天气的炎热,而是表达了人们对酷暑的不适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种种不易与艰辛。

2.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具体的场景或事物来表现“苦夏”?

答:如晒得发白的柏油路、蝉鸣声、老槐树下的乘凉、井水的清凉、傍晚的微风等,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人们的应对方式。

3. 文章结尾提到“夏天是生命最热烈的季节”,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这表明虽然夏天炎热难耐,但也是万物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作者借此表达对生命力的赞美与敬畏。

4. 冯骥才在文中是如何体现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的?

答: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如吃西瓜、午睡、夜晚纳凉等,表现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百味的深刻体会。

二、语言赏析题

1. “阳光像一把烧红的铁梳子,把大地梳理得发烫。”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阳光比作“烧红的铁梳子”,形象地表现了夏日阳光的炽热与无情,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2. 文中“那是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热”一句,为何能引起读者共鸣?

答:这句话简洁而有力,真实地传达了人在酷暑中难以忍受的闷热感受,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那种压抑与疲惫。

三、主旨探究题

1.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苦夏》的意图是什么?

答:作者通过描写夏日的酷热与人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文章不仅是对夏日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2. 你如何理解“苦夏”这一标题的双重含义?

答:“苦夏”一方面指的是天气的炎热与生活的艰难,另一方面也象征着人生中必须经历的磨难与挑战。作者借“苦夏”表达了对生命历程中各种不易的理解与包容。

四、拓展延伸题

1. 如果让你为这篇文章写一个副标题,你会怎么写?请说明理由。

答:例如“烈日下的生命之歌”。理由是:文章不仅写出了夏日的酷热,更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坚持与乐观,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苦夏”的理解。

答:我认为“苦夏”不仅是身体上的炎热,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在酷热中,我们学会了忍耐与坚持,也更加珍惜那些凉爽的瞬间。正是这种“苦”,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与有意义。

结语:

冯骥才的《苦夏》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成为一篇极具阅读价值的散文。通过这篇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夏日的酷热,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能够用心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