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传原文】柳敬亭者,本名逢春,扬州人也。少时贫贱,不识字,然性情豪放,善说书,能摹拟百人之声,变化无穷,听者忘倦。其言辞诙谐,情致动人,虽无文墨之功,而能以口舌之巧动人心魄,故一时之间,声名大噪。
初,柳敬亭游于江湖之间,卖艺为生。尝至南京,入说书场中,一坐而终日,听众如堵,无不称奇。其说书之技,非但叙述故事,更兼模仿人物,或怒或喜,或悲或乐,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时人皆呼之为“柳先生”,尊之若师。
后,柳敬亭入吴中,与当时名士交游,尤与张岱相善。张岱尝谓:“柳先生之说书,非止技艺,实乃人生之写照也。”柳敬亭亦常自叹曰:“吾虽不识字,然所见所闻,皆可入书。”其言虽谦,然其所述之事,多为世事之真,人情之切,故能感人至深。
明末乱世,四方动荡,柳敬亭亦随波逐流,游历四方。其所至之处,皆以说书为业,讲古论今,讽世劝人,颇有忠义之风。时人有云:“柳敬亭之言,胜于千军万马。”盖因其言语之中,隐含忠义,发人深省。
清初,柳敬亭年老归乡,不再出外说书。然其名声不衰,后人多以之为说书之祖,称其为“评话之宗”。其事迹流传至今,为世人所敬仰。
呜呼!柳敬亭虽出身卑微,然以其才情与胆识,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草根英雄”之典范。其一生,不拘于形,不困于名,唯以心传心,以言动情,诚为一代奇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