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太阳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大家”的含义,培养热爱自然、关爱他人的情感。
- 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共享、和谐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中“太阳是大家的”这一主题,体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类的深情。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大家”的意义,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课文配乐朗诵、图片素材)
-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音频
- 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字词积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早上都会看到太阳吗?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出示太阳图片,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出课题《太阳是大家的》。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尝试理解大意。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普照”、“温暖”、“欢笑”等,结合语境进行解释。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1. 分段阅读,逐句分析。
- 如:“太阳是大家的,它把光明送给每一个角落。”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每一个角落”?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2. 探讨修辞手法:
- “太阳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悄悄地走来。”
引导学生发现拟人手法,感受太阳的亲切感。
3. 小组合作讨论:
- 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
- 你认为“大家”指的是谁?你能举出生活中“大家共享”的例子吗?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阳光下生活的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
- 如果没有太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 我们该如何珍惜太阳给予的一切?
3. 鼓励学生用“太阳是……的”句式进行仿写,如:
- “阳光是大地的守护者。”
- “风是天空的信使。”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太阳是大家的”所表达的思想:
- 太阳无私地照耀着世界,象征着爱与希望。
- 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像太阳一样,彼此分享、互相温暖。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太阳》,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表达对太阳的感受。
3. 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大家”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太阳是大家的
—— 无私、温暖、共享
|
v
光明 → 每一个角落
爱心 → 每一个人
和谐 → 大家共处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够结合自身经验理解“大家”的含义。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方面还需加强,今后可多设计一些情境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