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随着学期的临近,八年级的学生们即将迎来本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尤其是针对试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部分,我们整理了一份专门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的压轴题练习题,并附有详细的解答过程与思路分析。
一、压轴题的重要性
在数学考试中,压轴题通常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融合,如函数、几何图形、方程等,因此是检验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二、压轴题常见类型
1. 几何综合题
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及判定,常结合相似、全等、勾股定理等进行综合应用。
2. 函数与图像结合题
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以及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结合问题。
3. 方程与不等式综合题
涉及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不等式的实际问题建模。
4. 统计与概率综合题
虽然相对较少,但也是压轴题中可能出现的类型,考察数据处理和概率计算能力。
三、典型压轴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题目1:
已知一次函数 $ y = kx + b $ 的图象经过点 $ (1, 3) $ 和 $ (-1, -1) $,求该函数的表达式,并判断当 $ x = 2 $ 时,$ y $ 的值是多少?
解析:
将点 $ (1, 3) $ 和 $ (-1, -1) $ 代入函数表达式中:
$$
\begin{cases}
k \cdot 1 + b = 3 \\
k \cdot (-1) + b = -1
\end{cases}
$$
即:
$$
\begin{cases}
k + b = 3 \\
- k + b = -1
\end{cases}
$$
将两个方程相加:
$$
(k + b) + (-k + b) = 3 + (-1) \Rightarrow 2b = 2 \Rightarrow b = 1
$$
代入第一个方程得:
$$
k + 1 = 3 \Rightarrow k = 2
$$
所以,函数表达式为 $ y = 2x + 1 $。
当 $ x = 2 $ 时,
$$
y = 2 \times 2 + 1 = 5
$$
答案: 函数表达式为 $ y = 2x + 1 $,当 $ x = 2 $ 时,$ y = 5 $。
题目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 ABCD $ 中,对角线 $ AC $ 与 $ BD $ 相交于点 $ O $,且 $ AB = 6 $,$ AD = 8 $,$ AC = 10 $,求 $ BD $ 的长度。
解析:
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即 $ AO = OC $,$ BO = OD $。
设 $ BD = 2x $,则 $ BO = x $,$ AO = 5 $(因为 $ AC = 10 $)。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或向量法来解题。这里采用余弦定理:
在三角形 $ AOB $ 中,已知:
- $ AB = 6 $
- $ AO = 5 $
- $ BO = x $
由余弦定理:
$$
AB^2 = AO^2 + BO^2 - 2 \cdot AO \cdot BO \cdot \cos\theta
$$
但由于没有角度信息,可考虑使用向量法或直接构造直角三角形(若能判断是否为矩形)。
不过更简单的方式是使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公式:
$$
AC^2 + BD^2 = 2(AB^2 + AD^2)
$$
代入数值:
$$
10^2 + BD^2 = 2(6^2 + 8^2) \Rightarrow 100 + BD^2 = 2(36 + 64) = 200
$$
$$
BD^2 = 200 - 100 = 100 \Rightarrow BD = 10
$$
答案: $ BD = 10 $
四、复习建议
1. 系统梳理知识点:确保对每个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公式熟练掌握。
2. 多做真题与模拟题:特别是历年期末试题中的压轴题,有助于熟悉题型和出题思路。
3. 注重解题过程:不仅要会做题,还要理解每一步的逻辑,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4. 及时总结错题:建立错题本,反复练习,避免重复犯错。
通过以上练习与复习方法,相信同学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尤其是面对压轴题时也能从容应对。希望这份资料能够成为你们备考路上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