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保龄球馆》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理解“数量”、“比较”、“加减法”等基本数学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
1. 保龄球道具(可用纸箱自制)若干;
2. 记分板或记录纸;
3. 小球若干;
4. 数字卡片、数字贴纸;
5. 游戏规则说明图示;
6. 小奖品若干(如贴纸、小星星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玩过保龄球吗?今天我们要开一家‘小小保龄球馆’,大家一起来玩一玩吧!”
展示保龄球道具,激发幼儿兴趣。
2. 游戏讲解(5分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 每位幼儿轮流投掷小球,击倒保龄球后根据击倒的数量获得相应分数;
- 可以进行两人一组比赛,比比谁的得分高;
-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击倒了多少个球,比如“我击倒了3个”。
3. 实践操作(15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 引导幼儿数清楚自己击倒的保龄球数量;
- 鼓励幼儿之间互相比较分数,说说谁多谁少;
- 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加入简单的加减法练习,如“你先击倒了2个,又击倒了1个,一共是几个?”
- 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 总结分享(5分钟)
教师邀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经历,如:“你击倒了几颗球?”“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教师总结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学会了数数、比较多少、还进行了简单的加减法,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5. 延伸活动(可选)
- 在区域角设置“保龄球馆”游戏区,供幼儿自由练习;
- 制作“记分卡”,让幼儿记录每天的游戏成绩,培养持续学习的兴趣。
四、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2. 了解幼儿对数量、比较、加减法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幼儿的语言表达判断其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况。
五、注意事项:
-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奔跑碰撞;
- 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适当调整游戏难度;
- 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情境中,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动手能力。今后可以在游戏中加入更多层次的数学元素,如分类、排序等,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