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大班秋分节气主题教育教学活动《秋分竖蛋】一、活动名称:
《秋分竖蛋》
二、活动目标:
1. 了解秋分节气的基本知识,知道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昼夜平分的特殊日子。
2. 通过“竖蛋”这一传统习俗,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3. 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 鸡蛋若干(建议使用熟鸡蛋或塑料蛋)
- 桌子、纸板、沙子等辅助材料
- 秋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 教学PPT或黑板画展示秋分的特点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几个节气吗?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特别的节气——秋分。”
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或图片,介绍秋分的由来、气候特点及民间习俗,如“秋分竖蛋”。
2. 知识讲解(8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秋分的意义:
- 秋分是秋季的中点,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
- 秋分时天气转凉,农作物成熟,是丰收的季节。
- “秋分竖蛋”是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寓意吉祥和团圆。
3. 实践操作(15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竖蛋”游戏,分为小组进行比赛:
- 提供鸡蛋、桌子、沙子等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将鸡蛋竖立在桌面上。
- 教师适时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动作轻柔,耐心尝试。
- 成功竖起鸡蛋的幼儿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4. 分享与讨论(7分钟)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如:“我成功了!”、“我觉得很难”、“我想再试一次”。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秋分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更多节气知识。
五、延伸活动建议:
- 家园共育:请家长带幼儿观察秋天的植物、果实,体验丰收的喜悦。
- 区域活动:在科学角投放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幼儿尝试“竖物”游戏,探索平衡原理。
- 艺术活动: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表现“秋分”的景象,如落叶、丰收的果实等。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秋分竖蛋”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探索相结合,既丰富了幼儿的节气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践操作,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乐趣,也增强了对自然规律的初步认知。
七、注意事项:
- 使用塑料蛋或煮熟的鸡蛋,确保安全。
- 活动过程中注意秩序,避免拥挤和打闹。
- 对于个别未能成功竖蛋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其自信心。
八、附录:
- 秋分节气小知识卡片
- “秋分竖蛋”活动照片记录表
温馨提示: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