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练习含答案-20211117232324】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记叙文是重要的阅读理解内容之一。它以叙述事件、描写人物、表达情感为主要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技巧,本文将围绕“初中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练习含答案”这一主题,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练习题,并附上参考答案。
一、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一篇完整的记叙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 时间: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
2. 地点:故事发生的场所。
3. 人物: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4. 事件:文章所讲述的具体事情或情节发展。
5. 起因、经过、结果:事件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结局。
掌握这些要素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在答题时有条理地进行分析。
二、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阅读理解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内容理解题:如“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等。
2. 词语理解题:如“‘他气得跳起来’中的‘跳起来’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3. 主旨归纳题: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细节判断题:如“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文章内容?”
5. 开放性问题:如“你对文中人物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三、练习题示例(含答案)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清晨,天还黑着,小明就起床了。他穿好衣服,背上书包,悄悄地走出家门。路上,他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便把它抱回家,给它包扎伤口,喂它吃东西。第二天,小鸟飞走了,小明心里很高兴。
问题:
1. 小明为什么早早起床?
2. 小明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3.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小明早早起床是为了上学。
2. 小明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他把小鸟抱回家,给它包扎并喂食。
3.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善良行为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段落,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李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李老师打开门,发现是他的学生小张,手里拿着一份试卷,脸上满是焦急。原来,小张因为考试没考好,感到非常难过,想找老师谈谈。
问题:
1.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 小张为什么来找李老师?
3.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张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故事发生在寒冷的冬夜。
2. 小张因为考试没考好,感到难过,想和老师谈心。
3. 小张是一个诚实、有责任感的学生。
四、学习建议
1.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提升语感和理解力。
2. 学会抓重点: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如人物、事件、情感等。
3. 总结归纳:每读完一篇文章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4. 关注语言表达:注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心理、环境的语言,体会其作用。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以上内容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也欢迎继续关注更多语文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