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middot及魏书及middot及夏侯渊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在《三国志》这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中,夏侯渊作为曹魏阵营中一位重要的将领,其生平事迹被详细记录在《魏书·夏侯渊传》中。本文将完整呈现该传的原文,并附上通俗易懂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位名将的传奇经历。
一、原文:
>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人也。少有武艺,不学文辞,好鹰犬弋猎。太祖初起兵时,渊以别部司马从征伐,数有功。后为陈留太守,迁陇西太守。建安七年,从征袁绍于官渡,破之。后从征荆州,破刘表,定江汉。
>
> 建安十二年,代曹操为征西将军,镇长安。时韩遂、马超等据关中反,渊击之,大破之,遂斩韩遂,降马超。后复与曹操共击张鲁于汉中,败之,遂取汉中。
>
> 渭水之战,渊与刘备相持,粮尽,欲退。诸将皆曰:“宜速还。”渊曰:“我自当断后。”遂引兵拒敌,战死。时年五十余。
>
> 谥曰愍侯。子衡嗣爵,后为虎贲中郎将。
二、白话翻译:
夏侯渊,字妙才,是沛国谯县人。他年轻时就擅长骑射,不喜欢读书作文,喜欢打猎和养鹰犬。曹操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夏侯渊便以别部司马的身份跟随出征,多次立下战功。后来他担任陈留太守,又升任陇西太守。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夏侯渊跟随曹操在官渡与袁绍作战,成功击败了袁绍。之后又随军攻打荆州,击败刘表,稳定了长江以北的局势。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侯渊代替曹操担任征西将军,驻守长安。当时韩遂、马超等人占据关中造反,夏侯渊率军讨伐,大败叛军,最终斩杀了韩遂,迫使马超投降。此后又与曹操一起进攻汉中的张鲁,击败对方,夺取了汉中地区。
在渭水之战中,夏侯渊与刘备对峙,因粮草不足,打算撤退。众将都建议迅速返回,夏侯渊却说:“我自会断后。”于是亲自率军抵挡敌人,最终战死,享年五十多岁。
死后被追谥为“愍侯”,其子夏衡继承爵位,后来担任虎贲中郎将。
三、简要评述:
夏侯渊是曹魏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勇猛善战著称。他在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在关中和汉中地区的战斗中表现突出。然而,在与刘备的渭水之战中,他因孤军深入、缺乏支援而战死,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他的英勇与忠诚,也为后世所铭记。
如需进一步了解《三国志》中其他人物或篇章,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