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填报采集指南(试行)】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教师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填报流程,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教育部制定了《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填报采集指南(试行)》。本指南旨在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提供系统化的填报操作指引,助力构建科学、高效、统一的教师信息管理体系。
一、填报目的与意义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师队伍动态管理的重要平台。通过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够全面掌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结构分布、专业发展状况等关键信息,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提供数据支撑。
二、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等)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有在职教师、兼职教师、代课教师等均需按照规定进行信息录入与更新。
三、填报内容与要求
1. 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学历、学位、职称、政治面貌等。所有信息应以真实、合法、有效为前提,严禁虚假填报。
2. 任职信息
包括任教单位、岗位类别、任教学科、任职时间、是否为编制内教师等。需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如实填写。
3. 培训与进修信息
包括参加过的各类培训、研修项目、继续教育课程等,需注明时间、内容、主办单位及取得证书等。
4. 荣誉与成果
包括获得的各类荣誉称号、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 其他信息
根据系统设置,可能涉及健康状况、联系方式、家庭成员等信息,需按要求填写。
四、填报流程与操作步骤
1. 登录系统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管理员需通过指定账号登录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2. 数据录入
按照系统提示,逐项填写教师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完整、格式统一。
3. 审核与校验
填报完成后,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数据审核,确保信息无误。系统将自动校验部分字段,如身份证号、学历代码等。
4. 提交与更新
审核通过后,数据将正式提交至系统数据库。教师信息发生变动时,应及时更新,确保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
五、注意事项
- 所有填报人员应严格遵守信息安全规定,不得泄露或滥用教师个人信息。
- 系统数据将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的重要依据,务必保证真实性。
-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本指南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细化填报标准。
六、技术支持与咨询
如在填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可联系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系统运维部门。同时,教育部官网也将定期发布系统使用说明及常见问题解答,便于用户及时获取帮助。
结语: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填报采集指南(试行)》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教师信息管理迈入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各级教育机构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数据的质量与应用水平,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