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小树叶的形状、颜色及变化。
2. 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讲述“小树叶的故事”。
3. 情感态度: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环境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 实物小树叶(不同形状、颜色)
- 图片或视频:秋天的树林、落叶飘落的情景
- 白板、彩笔、画纸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片小树叶,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见过的小树叶。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分发不同种类的小树叶给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
- “你手中的小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 “它的形状像什么?”
- “如果它是一片会说话的小树叶,它会说什么呢?”
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3. 故事创编(1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编一个关于“小树叶”的小故事。可以是:
- 小树叶从树上掉下来,遇到了谁?
- 它在风中跳舞,去了哪里?
- 它变成了一只小船,漂向远方……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教师记录并帮助整理语言,形成简短的故事内容。
4. 表演与分享(10分钟)
请几名幼儿上台讲述自己的“小树叶故事”,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也可以邀请幼儿用动作模仿树叶飘落的样子,增加趣味性。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树叶,还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树叶虽然很小,但它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旅程。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材料,让幼儿用树叶拼贴画,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院子里的树叶,记录它们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树叶”为切入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引导幼儿表达时,应注意个别差异,鼓励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同时,在故事创编环节中,应给予更多时间让幼儿自由发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备注: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拓展,适合幼儿园大班年龄段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