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全诗通过描绘小池中的碧水、绿荷、蜻蜓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夏日池塘的静谧与生机。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意,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美的情感,增强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领悟“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白居易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池塘的视频或展示几张池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画面。
2. 提问:“你见过池塘吗?池塘里有什么?”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池塘的古诗——《池上》。”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发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教师纠正读音,重点讲解“荷”、“蜻”等生字。
4. 分组朗读,评选“最佳朗读小组”。
(三)细读品析(15分钟)
1. 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教师讲解重点词语:
- “小娃撑船”:小孩撑着小船。
- “偷采白莲回”:偷偷采摘白莲回去。
- “不解藏踪迹”:不知道怎么隐藏自己的行踪。
- “浮萍一道开”:浮萍被船划开一条道。
2.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诗中的情景:
- 小孩在池塘边玩耍,悄悄采莲,留下一条水痕。
-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灵动与童趣。
3.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如画画、写话、表演等。
3.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这首诗,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 教师总结:这首诗虽然短小,但画面感极强,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童年的纯真。
3. 鼓励学生多读古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
```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撑船去,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池上》,并给家长朗读。
2. 画一幅《池上》的图画,配上一句诗。
3. 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的“池上”。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朗读为主线,结合图文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通过互动和创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课堂参与度。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