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关于不耻下问的解释和造句

2025-08-14 02:00:35

问题描述:

关于不耻下问的解释和造句,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4 02:00:35

近日,【关于不耻下问的解释和造句】引发关注。“不耻下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来在《论语·公冶长》中提到“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虽未直接出现“不耻下问”,但其精神与“不耻下问”密切相关。后人将“不耻下问”引申为“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一、成语解释

词语 解释
不耻下问 指不把向地位、学问较低的人请教当作羞耻,形容人谦虚好学,乐于向他人学习。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虽然“不耻下问”并非出自《论语》原文,但其思想源于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

- 用法:常用于褒义,形容一个人有求知欲,不因身份差异而拒绝请教他人。

- 近义词: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 反义词:自以为是、骄傲自满

三、典型例句

句子 说明
他虽然已经是教授,但依然不耻下问,经常向年轻同事请教新知识。 表现其谦虚好学的态度。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他总是不耻下问,从不因为对方职位低而回避请教。 展现其尊重他人、善于学习的品质。
古人云:“不耻下问,方能成才。”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因身份而限制自己的学习范围。 引用古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四、使用建议

1. 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的书面表达,如文章、演讲、教学等。

2. 搭配对象: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对知识、技能的追求。

3. 避免误用:不宜用于贬义语境,否则可能造成误解。

五、总结

“不耻下问”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体现了谦虚、开放和进取的精神。它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能促进团队合作与知识共享。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快速变化的知识环境,保持“不耻下问”的精神尤为重要。

总结要点 内容
成语含义 不以向地位、学问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使用目的 表达谦虚好学、乐于请教的态度
适用场景 学习、工作、教育等需要交流与进步的场合
延伸意义 鼓励开放思维,重视集体智慧,提升自我能力

通过理解“不耻下问”的内涵与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这一精神,不断提升自我,实现持续成长。

以上就是【关于不耻下问的解释和造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