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种树郭橐驼传的课文翻译

2025-08-21 06:36:46

问题描述:

种树郭橐驼传的课文翻译,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1 06:36:46

种树郭橐驼传的课文翻译】《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讲述郭橐驼种树的经验,揭示了“顺其自然”的道理,同时也讽刺了当时官吏扰民的现象。本文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治国理政应顺应民心、尊重规律的思想。

一、课文总结

文章开头介绍了郭橐驼的身份和特点:他因身材佝偻而得名,但种树技艺高超,远近闻名。他种树时“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即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因此树长得好。接着,作者借郭橐驼之口,讲述了自己种树的经验,并指出其他种树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反而使树不能正常生长。

最后,作者将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引申到为官之道,认为治理百姓也应像种树一样,不要过度干涉,应让百姓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这样才能达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的理想状态。

二、课文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的名字是什么。
有问之,曰:“吾姓郭氏,名橐驼。” 有人问他,他说:“我姓郭,名叫橐驼。”
甚善,名我固当。 很好,叫我的名字确实恰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所以他就不再用原来的名字,自称“橐驼”。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
佗植者,莫不喜。 其他人种树的人,没有不高兴的。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其他人虽然偷偷观察学习,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有人问:“把你种树的方法,用来治理政务,可以吗?”
曰:“吾闻之,善战者不怒,善医者不仁。 他说:“我听说,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行医的人不苛刻。
吾无过焉,但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自然生长罢了。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种树的规律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平整,土壤要旧,夯实要严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种好之后,不要动它,也不要担心,离开后就不要再回头看。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如果种的时候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放置的时候像丢弃一样不管,那么它的天性就能得到保全。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所以我只是不阻碍它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力让它长得又大又茂盛。
今吾治民,而吾民不吾治也。 现在我治理百姓,可是百姓却不被我治理得好。
吾见其长也,未见其成也。 我只看到他们成长,却没有看到他们成功。
且吾闻古之善为吏者,不以事烦民,不以民扰官。 而且我听说古代善于做官的人,不会因为事务繁多而麻烦百姓,也不会因为百姓而扰乱官府。
惟其顺物之性,而致其天命,故能久而无患。 只有顺应事物的本性,完成它们的天命,才能长久而不生祸患。

三、结语

《种树郭橐驼传》不仅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无论是种树还是治国,都应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人为干预过多。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种树郭橐驼传的课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