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字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斫”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常有出现。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主要与“砍、削、凿”等动作相关。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
一、字义总结
“斫”(zhuó)是形声字,从“斤”部,表示与工具相关的动作,声旁为“卓”,表音。其本义是指用斧头或刀具砍、削、凿等动作。在古文中,“斫”多用于描述对木材、石料等进行加工的行为,也引申为破坏、伤害之意。
常见含义:
1. 砍、削:如“斫木为舟”。
2. 凿、雕:如“斫刻”、“斫削”。
3. 破坏、损伤:如“斫伤”、“斫损”。
二、用法举例
句子 | 出处 | 含义 |
“匠人斫木为舟。” | 古文 | 匠人用斧头砍削木头制成船。 |
“此石非人力所能斫。” | 文言文 | 这块石头不是人力可以凿开的。 |
“王怒,斫其左足。” | 古代史书 | 国王发怒,砍掉了他的左脚。 |
“山林之木,不待斧斤而自斫。” | 古文 | 山林中的树木,不需要斧头就能被自然破坏。 |
三、文化内涵
“斫”字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对材料的加工方式,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人工关系的理解。在文学作品中,“斫”常带有强烈的动作感和力度,表现出一种原始的、粗犷的力量美。同时,它也常用于描写战争、刑罚等场景,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象征意义。
四、现代使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斫”已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文阅读、书法、诗词等传统文化领域。日常交流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砍”、“削”、“凿”等更常见的词汇。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zhuó |
部首 | 斤 |
笔画 | 10画 |
字义 | 砍、削、凿、破坏 |
常见用法 | 用于加工木材、石材;也用于破坏、伤害 |
文化内涵 | 古代工匠技艺的体现;力量与自然的象征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见于古文、文学、书法等领域 |
综上所述,“斫”字虽然不常见,但其丰富的含义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使其在古典文献中占据重要地位。了解它的意思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字与文化。
以上就是【斫字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