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桃李满天下原诗】“令公桃李满天下”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用来赞美教师或教育者的辛勤付出与卓越成就。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一诗,原诗如下:
>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白居易
> 绿野堂前春树绿,绿杨阴里读书声。
>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这首诗通过描绘绿野堂的美景,表达了对令公(即裴度)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敬佩之情。其中“令公桃李满天下”一句,成为后世赞颂教师的重要典故。
“令公桃李满天下”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原诗通过对绿野堂环境的描写,赞扬了令公(裴度)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桃李”象征学生,“满天下”则表示其弟子遍布各地,影响深远。这一诗句不仅体现了古代对教育者的尊重,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
原诗及释义对照表:
诗句 | 释义 |
绿野堂前春树绿 | 绿野堂前春天的树木郁郁葱葱。 |
绿杨阴里读书声 | 杨柳树下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
令公桃李满天下 | 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成就斐然。 |
何用堂前更种花 | 何必再在堂前种花呢?比喻教育成果已远超物质象征。 |
文化意义:
- “桃李”是师生关系的象征,常用于形容学生众多。
- “满天下”强调影响力广泛,超越地域限制。
- 此句被广泛用于表彰教师、教育工作者,表达对其奉献精神的认可。
通过了解“令公桃李满天下”的出处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也能从中感受到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
以上就是【令公桃李满天下原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