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墙桃李的意思是什么】“门墙桃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学生众多、人才辈出的景象。它源自古代教育传统,体现了对师道尊严和学生成就的高度赞美。
一、
“门墙桃李”原意是指在老师门前的墙上种满了桃树和李树,象征着弟子们像桃李一样繁茂生长。后引申为老师门下的学生众多,且多有成就,寓意教化有方、人才济济。这一说法常用于赞美教师的育人成果,也用来形容一个学派或学术团体中人才辈出的现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门墙桃李 |
拼音 | mén qiáng táo lǐ |
出处 |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世引申为“门墙桃李”。 |
含义 | 指老师门下弟子众多,且多有成就;也比喻学派或学术团体人才济济。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教师的教书育人成果,也可形容某一领域人才辈出。 |
近义词 | 桃李满天下、门生故吏、人才济济 |
反义词 | 门可罗雀、人烟稀少、人才匮乏 |
示例 | “他一生教书育人,门墙桃李无数,堪称一代名师。” |
三、拓展说明
“门墙”指的是老师的住所或教学场所,“桃李”则象征学生。古人常用“桃李”比喻学生,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学生虽不言语,但成绩自然会被人看到。因此,“门墙桃李”不仅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更是一种对教育成果的肯定与尊重。
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常被用于表彰优秀教师或知名学府,表达对其培养人才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提醒人们重视教育、尊重师长、珍惜学习机会。
以上就是【门墙桃李的意思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