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纪昌学射》出自《列子·汤问》,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纪昌的人如何通过刻苦学习和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射箭高手的故事。这则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对技艺的重视,也传达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一、
该故事讲述了纪昌为了学习射箭,先向飞卫学习基本功,从最基础的“不瞬”(眼睛不眨)和“引弓”开始,经过长期练习,最终掌握了高超的射箭技巧。整个过程强调了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对照表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注释 |
1 |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 |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 | “学射于飞卫”说明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技艺。 |
2 | 飞卫曰:“子欲学射,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 飞卫说:“你想学射箭,首先要学会不眨眼,然后才能谈得上射箭。” | “不瞬”指眼睛不能眨动,是射箭的基本要求之一。 |
3 | 昌以悬虱于牖,日视之。 | 纪昌把一只虱子挂在窗上,每天注视它。 | 这是训练眼神专注的方法,通过观察小物体来锻炼目光。 |
4 | 三年之后,虽锥末至鼻,弗瞬也。 | 三年后,即使锥子尖刺到鼻子,他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 表明纪昌已经达到了极高的专注力和控制力。 |
5 | 飞卫曰:“子得之矣。” | 飞卫说:“你已经掌握了。” | 飞卫认可了纪昌的学习成果。 |
6 | 昌又学射于飞卫。 |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 表明纪昌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深入学习。 |
7 | 飞卫曰:“必须先学不惧,而后可言射矣。” | 飞卫说:“你必须先学会不怕,然后才能谈得上射箭。” | “不惧”是指心理上的勇敢和稳定,是射箭的重要素质。 |
8 | 昌学不惧,居三年,虽见虎,弗惧也。 | 纪昌学习不怕,过了三年,即使看见老虎,也不害怕。 | 表明他具备了强大的心理素质。 |
9 | 飞卫曰:“子得之矣。” | 飞卫说:“你已经掌握了。” | 飞卫再次认可他的进步。 |
10 | 于是,纪昌以弓弩射,而矢无虚发。 | 从此,纪昌用弓箭射,没有一次落空。 | 说明纪昌终于掌握了射箭的精髓,技艺高超。 |
三、寓意与启示
- 基础决定高度:纪昌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最基础的“不瞬”和“不惧”开始,逐步积累。
- 坚持与毅力:他花费三年时间专注于一项技能,体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 心理与技术并重:射箭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心理素质的体现,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高超境界。
- 名师指导的重要性:飞卫作为老师,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
四、结语
《纪昌学射》虽然篇幅简短,但寓意深远,告诉我们在学习任何技能时,都应打好基础、坚持不懈,并且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纪昌学射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