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问近思的意思】“切问近思”出自《论语·子张》篇,原文为:“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后人将其中“疑思问”引申为“切问”,“见得思义”引申为“近思”,合称“切问近思”。这一说法强调了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注重深入思考、勇于提问,并结合现实情况加以反思。
一、
“切问近思”是一种学习与处世的态度,提倡在面对问题时要深入思考、敢于质疑,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与判断。它不仅是儒家思想中对君子修养的要求,也适用于现代人日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 切问:指对问题要有深入的思考,不浅尝辄止,敢于提出疑问。
- 近思:指思考要贴近现实,立足当下,避免空谈或脱离实际。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种务实、严谨的学习与思维方式。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含义 | 来源 | 现代意义 |
切问 | 对问题深入思考,敢于质疑 | 出自《论语·子张》“疑思问” | 鼓励深度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
近思 | 思考要贴近现实,结合实际 | 出自《论语·子张》“见得思义” |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空想 |
联系 | 二者结合,形成务实、严谨的思维方式 | 儒家思想中的“九思”之一 | 适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等多领域 |
三、结语
“切问近思”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既要敢于质疑、深入探究,又要脚踏实地、贴近现实。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自我,并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以上就是【切问近思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