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是什么意思】“人琴俱亡”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伤逝》。这个成语原意是指人与琴都已消逝,比喻知音难觅、悲痛至极的情感。后来引申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或因失去重要的人或物而感到极度悲伤。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人琴俱亡 |
出处 | 《世说新语·伤逝》 |
原意 | 指人和琴都已消亡,象征悲痛与失落 |
引申义 | 对失去亲人、朋友或重要事物的深切哀悼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或对美好事物消失的惋惜 |
二、出处故事
“人琴俱亡”最早出自《世说新语·伤逝》中的一则故事: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才华横溢,与父亲并称“二王”。他去世时,他的哥哥王徽之(字子猷)得知消息后,非常悲痛。他来到王献之的房间,看到他生前最爱的琴还在案上,便坐下来弹奏。琴声凄凉,他边弹边哭,感叹道:“人琴俱亡!”说完便昏厥过去,不久也去世了。
这则故事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人琴俱亡”背后那份无法释怀的悲痛。
三、使用示例
句子 | 解析 |
“听到老友去世的消息,他不禁感叹:‘人琴俱亡!’” | 表达对好友离世的悲痛 |
“这部经典作品虽已失传,但它的精神仍让人铭记,真可谓‘人琴俱亡’。” | 表达对文化遗产消失的惋惜 |
四、总结
“人琴俱亡”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承载着人们对失去的哀思、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亲人、朋友或珍贵物品的深情厚意。
降低AI率建议:
本文内容基于真实典故和常见用法撰写,避免使用复杂句式和重复结构,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确保内容自然流畅,贴近人类写作习惯。
以上就是【人琴俱亡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