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的原文及意思】《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经典诗歌,全诗以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著称。它通过描绘秋日水边的芦苇、霜露等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中“伊人”的深切思念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一、原文内容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二、诗歌释义
《蒹葭》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结构相似,层层递进。诗中“蒹葭”指的是水边的芦苇,“伊人”则象征着诗人所思慕的对象。整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秋意浓重的清晨,诗人站在水边,看到远处的芦苇苍苍,白露凝结成霜,心中思念的人却仿佛就在水的那一边,可望而不可即。
- 描绘了初秋的清晨,芦苇苍苍,白露如霜,诗人渴望见到心中的“伊人”,但对方却在水的另一边。
- 进一步描绘了芦苇茂密,白露尚未干去,诗人试图追寻“伊人”,但道路艰难曲折。
- 第三段:芦苇繁茂,白露仍未干,诗人继续追寻,虽路途艰难,但心中依然执着地相信“伊人”就在水中的某个地方。
三、诗歌主题与情感
《蒹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或理想的追求者的一种执着与无奈。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伊人”的身份,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向往。
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感,正是《蒹葭》最动人的地方,也体现了《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歌名称 | 《蒹葭》 |
出处 | 《诗经·秦风》 |
主题 | 对理想或心上人的思念与追求 |
表现手法 | 景物描写、象征、反复咏叹 |
情感基调 | 含蓄、深沉、略带哀婉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富有节奏感 |
《蒹葭》作为《诗经》中的名篇,不仅展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执着追求。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以上就是【诗经蒹葭的原文及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