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祖的意思】“数典忘祖”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五年》,原意是指翻阅典籍时却忘记了祖先的姓氏或出处。后来引申为忘记自己的根本、背叛自己的文化或历史,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尊重自己文化传统、抛弃本源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数典忘祖 |
拼音 | shù diǎn wàng zǔ |
出处 | 《左传·昭公十五年》 |
原意 | 翻阅典籍却忘了祖先的姓氏 |
引申义 | 忘记自己的根源、文化或传统 |
使用场合 | 批评不尊重传统、背弃文化的人 |
含义 | 贬义词,带有讽刺意味 |
二、成语来源
“数典忘祖”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讲述的是晋国大夫籍谈在回答周王问及晋国为何没有贡献礼器时,表示晋国并不知道这些礼器的来历。周王因此批评他“数典而忘其祖”,意思是说他翻阅典籍却连自己的祖先都忘了,讽刺他缺乏文化根基。
三、用法举例
1. 例句1:他远赴海外求学多年,回国后却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简直是数典忘祖。
2. 例句2: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能数典忘祖,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漠不关心呢?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忘恩负义、背信弃义、数典忘祖 |
反义词 | 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不忘本 |
五、总结
“数典忘祖”是一个具有强烈文化批判色彩的成语,强调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源和传统。在现代社会,它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重视文化传承、尊重历史,避免因盲目追求外来文化而丧失自我认同。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上就是【数典忘祖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