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三峡七百里中》是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一段文字,主要描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特征。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生动描写。
一、文章
文章开篇以“自三峡七百里中”点明地点,接着依次描述了三峡的山势、江水、四季景色以及行船的艰难。文中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三峡之险峻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 山势:两岸高山相连,几乎没有空隙,给人一种压迫感。
- 江水: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
- 四季景色:春冬之时,景色清幽;秋天则显得肃杀,富有变化。
- 行船之难:在三峡中行船,需克服险滩、急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
二、重点字词解析
文言词语 | 释义 | 出处 |
自 | 从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略无 | 完全没有 | “略无阙处” |
阙 | 同“缺”,缺口 | “略无阙处” |
嶂 | 山峰 | “重岩叠嶂” |
悬泉 | 高悬的泉水 | “悬泉瀑布” |
清荣峻茂 | 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 | 实在有很多趣味 | “良多趣味” |
沿溯 | 沿着江水而上或顺流而下 | “沿溯阻绝” |
三、文章结构分析
部分 | 内容 | 作用 |
开头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点明地理位置,引出全文 |
山势描写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展现山势险峻,营造压抑氛围 |
江水描写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表现江水之急,行船之难 |
春冬景色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描绘春夏季节的美丽景象 |
秋天景象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表现秋季的肃杀与悲凉 |
结尾 | “良多趣味” | 总结全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四、写作特色
1. 语言简练:全文用词精准,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2. 描写生动:通过视觉、听觉等多角度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行旅艰辛的感慨。
4. 结构清晰:按时间顺序展开,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五、学习建议
- 诵读背诵:熟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 积累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阅读能力。
- 理解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与写作目的,提升文学鉴赏力。
- 拓展阅读:可结合《水经注》其他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地理文学的风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三峡七百里中》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古代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
以上就是【文言文阅读.自三峡七百里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