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通史是什么意思】“纪传体通史”是古代中国史书的一种编纂形式,它结合了“纪传体”的结构和“通史”的时间跨度。要理解这一概念,需要分别了解“纪传体”与“通史”的含义,再综合两者来分析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一、
“纪传体”是一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写方式,主要通过“本纪”、“世家”、“列传”等形式来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而“通史”则指涵盖从古至今、跨越多个朝代的历史著作,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因此,“纪传体通史”就是采用“纪传体”结构,同时覆盖广泛历史时期的一类史书。这类史书不仅注重人物记载,还力求展现整个历史发展的全貌。
在古代中国史学中,最著名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和《汉书》,虽然《汉书》严格来说属于断代史,但它的编纂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到了后来,《资治通鉴》虽为编年体,但其内容也具有通史性质。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纪传体 | 通史 | 纪传体通史 |
定义 | 以人物为中心,按类别记载历史 | 覆盖多个朝代,贯穿古今 | 结合“纪传体”与“通史”,既有人物记载,又有历史连贯性 |
特点 | 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 | 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过程 | 既重人物,又重历史脉络 |
代表作 | 《史记》(司马迁) | 《史记》(部分)、《资治通鉴》(司马光) | 《史记》、《汉书》(部分) |
编纂方式 | 按人设篇,分类叙述 | 按时间顺序,分卷记载 | 综合运用人物记载与时间线索 |
历史地位 | 古代史书的重要体例 | 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 | 兼具人物叙事与历史整体性的典范 |
三、结语
“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重要成果,它不仅记录了人物事迹,还展现了历史的演变过程。这种体例对后世史书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来源。理解“纪传体通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历史的全貌与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