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负荆请罪课文原文及成语解释

2025-09-12 18:08:18

问题描述:

负荆请罪课文原文及成语解释,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18:08:18

负荆请罪课文原文及成语解释】“负荆请罪”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矛盾与和解,体现了宽容、谦让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以下是对该成语的原文内容及其含义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课文原文(节选)

> 廉颇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蔺相如延颈迎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二、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 负荆请罪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认错赔礼,请求原谅。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自责或道歉的情境。

近义词: 投降认错、认罪服罚

反义词: 顽抗到底、拒不认错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三、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负荆请罪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认错赔礼,请求原谅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自责或道歉的情境
近义词 投降认错、认罪服罚
反义词 顽抗到底、拒不认错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四、延伸理解

“负荆请罪”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强调了在面对冲突时,勇于承认错误、主动和解的重要性。蔺相如的宽容与廉颇的知错就改,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的高尚品德,也为后世树立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

在现代生活中,“负荆请罪”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犯错之后,主动承担责任并寻求谅解的行为。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修复关系,也能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形象。

以上就是【负荆请罪课文原文及成语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