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全文】《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时期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泊、反抗朝廷的故事。其中,“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是小说中一个极具戏剧性和象征意义的情节,展现了宋江内心的矛盾与对现实的不满。
一、故事背景总结
在《水浒传》第十八回中,宋江因被权臣高俅等人陷害,被发配江州(今江西九江)。途中,他路过浔阳楼,酒后借景抒情,写下了两首“反诗”,表达自己对朝廷腐败、官逼民反的愤懑之情。这两首诗后来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成为宋江被押送刑场的重要证据,最终促使他走上梁山泊的道路。
二、宋江所作“反诗”原文
第一首:
>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 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
> 一旦时来风雷动,摇身变化作龙游。
> 不求金玉重重贵,只愿腰间带剑行。
第二首:
>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三、诗歌内容解析
诗句 | 解析 |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 表达了宋江自小饱读诗书,有才略和抱负。 |
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 | 用猛虎比喻自己,虽暂时隐忍,但内心不甘平庸。 |
一旦时来风雷动,摇身变化作龙游。 | 预示自己终将有所作为,改变命运。 |
不求金玉重重贵,只愿腰间带剑行。 | 表达了他不愿追求富贵,而是渴望实现抱负。 |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 表达了他身不由己、漂泊不定的无奈。 |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借古讽今,表明自己若有机会,绝不逊于历史上的起义英雄黄巢。 |
四、总结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不仅是《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也是宋江性格转变的重要节点。通过这两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宋江内心的挣扎与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不满。这一事件为后续宋江上梁山、聚义江湖埋下了伏笔,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学意义。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全文 |
出处 | 《水浒传》第十八回 |
作者 | 施耐庵 |
诗数 | 2首 |
主题 | 反抗压迫、抒发抱负 |
影响 | 成为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关键事件 |
通过这段文字和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浔阳楼宋江吟反诗”的背景、内容及其在整部小说中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