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的解释】“好逸恶劳”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只想享受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好逸恶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不愿意工作、逃避责任、沉迷享乐等。这种态度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发展,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好逸恶劳”,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好逸恶劳 |
拼音 | hào yì è láo |
释义 |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也,好逸恶劳,志气高远。”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拈轻怕重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
举例 | 他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好逸恶劳,不愿从事体力劳动。 |
从教育和人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好逸恶劳”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成功。因此,培养勤劳、自律的品质,是每个人都应重视的课题。
总之,“好逸恶劳”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描述,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警示。我们要避免陷入这种不良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以上就是【好逸恶劳的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