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织教子文言文翻译】《孟母断织教子》是出自《列女传》中的一则经典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勤奋学习、不半途而废,用“断织”来警示孟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智慧与严谨。
一、文言文原文
>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曰:“今吾抱布贸丝,不知所卖,何以得食?”孟子惧,乃勤学。及长,成大儒。
二、白话翻译
孟子小时候,有一次学习后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她问孟子:“你今天学得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和以前一样。”孟母说:“我现在拿着布去卖,不知道能卖多少钱,怎么养活自己呢?”孟子听了很害怕,从此开始努力学习。长大后,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儒家学者。
三、总结与启示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列女传》 |
主要人物 | 孟子、孟母 |
核心寓意 | 勤奋学习、坚持不懈、母亲教育的重要性 |
教育方式 | 以身作则、寓教于生活 |
启示 | 学习贵在坚持,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
四、延伸思考
孟母断织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反映出古人对“德行”与“学问”的重视。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断织,孟母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学习如同织布,不能中途停止,否则前功尽弃。这种教育方式虽简单,却极具启发性。
结语:
《孟母断织教子》虽为文言文,但其蕴含的道理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则是这一精神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