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五色令人目盲全文解释

2025-09-20 11:05:24

问题描述:

五色令人目盲全文解释,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1:05:24

五色令人目盲全文解释】“五色令人目盲”出自《道德经》第十二章,是老子对人类感官欲望与精神迷失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这句话揭示了过度追求外在色彩、感官刺激会使人失去内在的清明与判断力。以下是对这句话的全面解释,并结合原文内容进行总结。

一、原文出处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如下: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二、逐句解释

原文 解释
五色令人目盲 多彩的颜色让人眼睛疲劳,失去辨识能力。比喻过度追求外在的视觉刺激会使人迷失本心。
五音令人耳聋 琐碎或嘈杂的声音让耳朵难以分辨真声,象征感官沉迷导致听觉失灵。
五味令人口爽 过度追求美味会破坏人的味觉感受,使人失去对真实味道的感知。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追逐打猎、享乐会导致人心浮躁、失去平静。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珍稀物品会让人行为失当,引发贪婪和争斗。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圣人注重内在满足(吃饱穿暖),而不被外在的感官所迷惑。
故去彼取此 所以要舍弃外在的诱惑,选择内在的清静与真实。

三、整体含义总结

“五色令人目盲”强调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若过度,反而会损害人的内在智慧与判断力。老子主张人们应返璞归真,重视内在的修养,而非沉迷于外在的繁华与刺激。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的核心理念。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道德经》第十二章
核心观点 外在感官刺激过多会损害人的内在清明
关键词 五色、五音、五味、驰骋、难得之货
老子态度 反对感官沉迷,提倡内在修养
行为建议 为腹不为目,舍弃外欲,取内心清净
思想影响 道家哲学中“返璞归真”的重要体现

五、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五色令人目盲”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我们每天面对各种视觉冲击、信息轰炸、物质诱惑,若不加以节制,容易陷入焦虑、迷茫甚至迷失自我。因此,老子的这一思想提醒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以上就是【五色令人目盲全文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