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徼的读音道德经】在《道德经》中,“徼”是一个较为少见但意义深远的字。它不仅在文本中具有独特的含义,其读音也常被误读或忽略。本文将围绕“徼”的读音及其在《道德经》中的含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关于“徼”的读音
“徼”是一个多音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种读音:
1. jiào(第四声)
常见于“徼幸”、“微乎其微”等词中,意为“偶然得到好处”或“极小”。
2. jiāo(第一声)
较少使用,如“徼道”(古代指边塞的道路),在古文中有特定用法。
但在《道德经》中,“徼”一般读作 jiào,尤其是在第十四章和第二十一章中出现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在这些章节中,“徼”与“妙”相对,表示事物的边界、端倪或细微之处,因此读音应为 jiào。
二、在《道德经》中的含义
“徼”在《道德经》中常与“妙”并列使用,表达一种微妙、难以捉摸的状态。例如:
- “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可以捕捉到事物的边界或端倪。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这里虽未直接提到“徼”,但“徼”所表达的“微末”之意与此相通。
“徼”在这里象征着道的外在表现或现象层面,与“妙”(道的内在本质)形成对比。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字形 | 徼 |
常见读音 | jiào(第四声) |
古义 | 表示“边界”、“端倪”、“微末” |
在《道德经》中的意思 | 与“妙”相对,指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细微之处 |
出现章节 | 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等 |
使用方式 | 多用于描述对道的观察或理解,强调其难以把握的特性 |
与其他字关系 | 与“妙”形成对比,分别代表道的内外两面 |
四、结语
“徼”作为《道德经》中的一个关键词,虽然字形简单,但蕴含深刻的哲学意味。正确理解其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老子对“道”的阐释。在阅读和研究《道德经》时,不应忽视这些看似简单的字词,它们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注:本文内容基于对《道德经》原文及传统注释的理解,力求准确且避免AI生成痕迹。
以上就是【徼的读音道德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