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出自哪里怎么解释】“暴殄天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批评浪费资源、破坏珍贵物品的行为。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准确含义。以下是对“暴殄天物”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来源、释义及使用场景。
一、成语来源
“暴殄天物”最早见于《尚书·武成》篇。原文为:
> “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商纣王(商王受)施行暴政,残害百姓,浪费上天赐予的宝贵资源。
其中,“暴殄天物”中的“暴”意为残暴、滥用;“殄”意为灭绝、浪费;“天物”指自然赋予的财物或资源。合起来就是“任意糟蹋上天赐予的东西”。
二、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暴 | 残暴、滥用 |
| 惨 | 灭绝、浪费 |
| 天物 | 上天所赐之物,泛指自然界的资源或珍贵物品 |
整体意思:形容人对自然或他人给予的宝贵资源进行肆意破坏、浪费的行为。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示例 |
| 批评浪费行为 | “他把公司新买的设备随意丢弃,简直是暴殄天物。” |
| 描述资源滥用 | “这种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暴殄天物。” |
| 谈论文化遗产保护 | “如果不懂得珍惜历史文物,就是暴殄天物。” |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暴殄天物”的关系 |
| 浪费 | 不加珍惜地消耗资源 | 与“暴殄天物”有相似之处,但范围更广 |
| 挥霍 | 豪侈地花费 | 更强调奢侈消费,而非破坏 |
| 毁坏 | 破坏、摧毁 | 强调动作本身,不涉及资源价值 |
五、总结
“暴殄天物”源于《尚书》,原意是批评统治者滥用资源、破坏自然。现在多用于批评浪费、破坏珍贵资源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成为“暴殄天物”的人,珍惜每一份资源和成果。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尚书·武成》 |
| 释义 | 滥用或破坏自然或他人的珍贵资源 |
| 使用场景 | 批评浪费、破坏资源的行为 |
| 近义词 | 浪费、挥霍、毁坏 |
| 反义词 | 珍惜、爱护、节约 |
通过了解“暴殄天物”的出处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珍惜。
以上就是【暴殄天物出自哪里怎么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