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住在一座被青山环绕的小村庄里。那是一个平凡却充满温暖的地方,就像一幅静谧的水彩画,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整个屋子都变得明亮而柔和。推开木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村头的小溪哗啦啦地流淌着,像一首欢快的歌谣。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溪边,有的捉鱼,有的捡石头,还有的干脆脱下鞋子,把脚丫子浸在冰凉的水里嬉戏打闹。那时候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村子不大,但每一条小路都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田野,再从田野回到村口的老槐树下,这些路线串联起了我的整个童年。老槐树是村里最年长的“守护者”,它的枝干粗壮得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每到夏天,它便撑起一片绿荫,成为大家乘凉的好去处。奶奶总会坐在树下纳鞋底,一边哼唱古老的民谣,一边看着我们在树下追逐玩耍。她的笑容慈祥又安详,仿佛岁月从未在她脸上留下痕迹。
田野是我们的乐园。春天,油菜花金黄灿烂,蜜蜂嗡嗡作响;夏天,稻田碧波荡漾,蝉鸣此起彼伏;秋天,玉米丰收,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香气;冬天,白雪皑皑,天地间一片洁白。四季更迭,大自然赋予了这片土地无穷的魅力,也教会了我敬畏与感恩。
夜晚的小镇更加迷人。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蛙声阵阵和偶尔传来的狗吠。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像是天上的繁星落到了人间。爷爷喜欢躺在院子里的大竹椅上,给我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他说:“孩子,你将来长大了要记住这个地方,它承载了你的根。”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这个美丽的地方。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那个小镇,去了繁华的城市生活。但每次想起童年的点滴,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或许有一天,我会带着家人回到那个地方,再次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幸福。
童年小镇,是我永远的归宿,也是我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