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他在得知好友元稹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
原文如下: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首句“残灯无焰影幢幢”,描绘了诗人当时身处的环境。一盏快要熄灭的油灯,在昏暗的房间里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幢幢”二字生动地表现出光影晃动的样子,营造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第二句“此夕闻君谪九江”,点明了事件本身。在这样一个夜晚,诗人听到了好友元稹被贬至九江的消息。“谪”字表明了元稹的身份和遭遇,而“九江”则是他即将前往的地方。这一句直截了当地交代了事情的核心内容,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诗的主题。
第三句“垂死病中惊坐起”,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尽管身患重病,几乎濒临死亡,但当得知好友的不幸遭遇时,诗人依然忍不住从床上惊坐起来。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安危的关切之情,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最后一句“暗风吹雨入寒窗”,通过描写室外的风雨交加,再次强化了全诗的悲凉气氛。这里的“暗风”、“雨”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寒窗”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孤寂的生活状态。整句话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综上所述,《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本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深厚情谊,还能体会到他们在逆境中的坚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