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技术经济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检验我们对知识点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以下是一些典型习题及其详细解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
习题一: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
问题描述:
某企业计划投资一个新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00万元,项目运行周期为5年。每年预期收益为150万元,而年度运营成本为40万元。请计算该项目的成本效益比,并判断该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项目的总收益和总成本:
- 总收益 = 每年收益 × 运行周期 = 150万元 × 5年 = 750万元
- 总成本 = 投资 + 运营成本 × 运行周期 = 500万元 + (40万元 × 5年) = 700万元
然后,计算成本效益比:
- 成本效益比 = 总收益 ÷ 总成本 = 750万元 ÷ 700万元 ≈ 1.07
根据成本效益比的结果,如果该比值大于1,则表明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因此,该项目可以被认为是可行的。
习题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问题描述:
假设某个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为每年3%,而资本投入的增长率为2%。如果当前GDP增长率为5%,请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少?
解答:
根据经济增长的分解公式,GDP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 \text{GDP增长率} = \text{资本增长率} + \text{劳动增长率} + \text{技术进步贡献} \]
已知条件如下:
- GDP增长率 = 5%
- 资本增长率 = 2%
- 假设劳动增长率忽略不计
因此,技术进步贡献 = GDP增长率 - 资本增长率 = 5% - 2% = 3%
由此可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
总结
通过对以上两个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经济学不仅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这些解答能够帮助大家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并为未来的考试做好准备。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