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它以孝为核心,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践孝道。以下为《孝经》的原文与现代汉语的解释。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白话解释
孔子坐在家中,曾子在一旁陪伴。孔子说:“古代圣王有一种最高的道德和重要的原则,用来治理天下,使百姓和睦相处,上下级之间没有怨恨。你知道是什么吗?”
曾子起身离开座位回答说:“我愚钝,哪里能够理解这些深奥的道理呢!”
孔子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也是教育产生的源泉。”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白话解释
孔子说:“爱自己的父母的人,就不会去厌恶他人;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轻视他人。将对父母的爱和敬完全体现在侍奉双亲上,那么这种品德和教化就能推广到百姓身上,并且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四海之外。”
大学之道章第四
原文
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白话解释
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要欺压地位低的人;处在低位的人也不要巴结上级。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怨恨。对上不埋怨命运,对下不责怪他人。”
三才章第五
原文
子曰:“参乎!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白话解释
孔子对曾子说:“曾参啊!孝道就像天那样运行的常理,像大地那样的准则,是民众行为的标准。”
以上仅为部分章节的内容,通过学习《孝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孝道,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